UG爱好者

标题: 第87讲 NX10实例教程——四通缸体座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jiaojianyaya    时间: 2015-11-25 13:32
标题: 第87讲 NX10实例教程——四通缸体座
87 NX10实例教程——四通缸体座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图形分析:该缸体造型外部形态常规,一般为圆柱和孔和阵列即可完成,内部细节比较特殊需要调整先后顺序才能顺利完成,相似结构也较多,主要考虑一下顺序,这样次才能减少建模步骤。

圆柱体,绝对0点创建底圆柱
圆柱,点构造器,圆柱偏置,制作45度凸出圆柱体
确定后,设置参数,求和
孔,简单孔,捕捉圆心
阵列面,圆形,特征较多以面的形式阵列较为方便
圆角,设置半径,直接选择棱边即可,此造型圆角较多,建议分块处理,所以圆角不采用集合形式,这样建模更方便一些
圆柱体,绝对0点,添加中间主体圆柱,求和
镜像面,把底盘面利用特征面、等半径等过滤形式把面选中,以等分面形式进行镜像,直接选择两个面自动创建等分面,不用打开面构造器。如果上一个步骤不求和的话,以镜像几何体形式进行镜像,还需要再另求和,反而增加步骤,不如直接求和后,以面形式镜像。
孔,沉头孔,设置参数,直接捕捉圆心
沉头孔参数选择,由于下图中圆弧圆角的存在,导致这个部分需要单独处理,否则无法直接完成,之所以选择内壁进行,考虑到如果使用外壁的情况下,刚好和外圆柱面面同样大小,这样导致无法继续建模,所以只能选内圆柱面。
圆柱,点构造器,以台阶面圆心为参考点,进行矩形偏置
偏置依据参考下图,由此可以看出,沉头深度增加到c位置而没有到d的截至的原因。
确定后,设置参数,不求和,二者之间没有关系
凸台,选择表面,设置参数,高度大一些在孔内部即可,点到点定位
垫块,选择和上一步相同的表面,参考自动判断,依据此进行参数填写,告诉采用下图表达式方式进行添加,达到垫块和凸台高度同步。
参数如下
定位时,选择水平和竖直,以圆台圆心为基准进行00的定位,实现中心对齐。
圆角,设置半径,直接选择棱边,圆角效果如下图
  
注意圆角和垫块操作先后顺序不能颠倒,颠倒后的结果如下图,还得添加其他操作来完成,由此看出颠倒一下顺序的建模好处。
孔,点构造器,以圆台圆心为参考点,由于面出于zy面,所以只能利用球坐标偏置而不能用圆柱偏置,角度设置时,角度1代表xy面角度,角度2代表与xy面之间夹角
确定后,设置参数
阵列面,孔面进行圆周阵列
阵列几何体,左侧凸出体进行镜像移动,观察图形,两侧主体形态相同,可以镜像,但是,二者高度位置不同,如果镜像几何体后,还得单独移动位置,利用阵列几何体180度阵列2个的话,可以直接进行高度调整,还同时达到镜像效果。

观察下图,关于现有旋转轴不是对称,因此需要向左移动5/2,作为新的旋转轴点
点偏置,以圆心为参考点,矩形偏置
确定后,绘图区效果为对称结构,旋转实例点,进行旋转修改高度位置
尺寸分析,如果直接计算中心位置之间高度,可能会有点麻烦,通过下图观察左右同一个尺寸孔的上象限位置,即可看出距离差值
选择实例点,右键,旋转切换到距离,按照上面分析设置好方向,输入距离
确定后,达到镜像效果
替换面,多余筋板面进行对齐替换,添加偏置距离
修剪体,利用圆柱面和底座外侧表面进行两个实体切除,不建议求和后,删除面形式,腔体内部面结构复杂删除面的话,容易出错,以修剪体形式,能减少出错几率。
求和,把实体求和,目的是修改倾斜连接方便,此处必须求和。
移动面,根据三点旋转对齐,该倾斜面特征位置明显,所以选择该选项。下图为旋转点,由于不是标准圆弧线,利用线上点,找50%位置,找出中间点
确定后,起点直接捕捉象限点即可,由下图可以看出,面选择后可以自动闭合
如果上一个步骤不求和的话,以分离实体形式进行旋转,会产生多余实体,所以一定要先求和。
终点,根据图形局部放大图,以圆角象限点进行矩形偏置
另一侧同样进行旋转面操作
孔,简单孔,根据中点提示,由于筋板有一定厚度,不能直接以下图中棱边中点进行制作,而是要选择到圆柱的象限位置点
由于求和圆柱的上象限位置没有了,所以利用表达式找位置,左侧有圆角,只能用右侧象限点为参考点进行表达式计算,10+B-5-G/2-10/2
确定后,设置参数,矢量手动选择,延伸开始勾选,这样才能从实体中间把整个筋板打穿。
孔,设置参数,e的孔有左右两个,但是不是同时打出,右侧孔,需要等到内部细节做好后一起打孔,否则还得重新修正
圆柱,隐藏主体造型,在0点出创建内部细节特征,采用抽壳,绘制内腔轮廓
凸台,设置参数,点到点定位
注意,下面这个操作过程有一定矛盾点,请看分析,圆角处理设置半径,便于抽壳
抽壳,删除底面,调整为向外抽壳,同时添加备选厚度,由于圆角存在,厚度只能设置17,这个不影响,这个位置是一个重合位置,求和后看不出来,所以只要重合到一起即可
做好以后,下图显示出的效果,注意圆角和已有空腔形态
下图是图纸要求造型效果,由此可见,圆角操作应该在抽壳之后,这样才能实现下图效果
删除圆角后,重新抽壳,添加备选厚度,这次就可以实现同等壁厚
求和才可以实现内部圆角细节操作
圆角,设置半径,添加集合选择不同的棱边即可
确定后,下图的效果与图纸要求相同
孔,直接捕捉圆心,直至下一个打孔
注意这个圆角位置没有收缩情况
如果把圆角和孔顺序颠倒,圆角有收缩情况,不符合要求
孔,直接捕捉圆心,把壳体顶部孔打通
腔体,矩形,选择x为参考方向,设置参数,长度适当即可,宽度和深度要准确,深刻可以采用测量,表达式计算不方便。
垂直定位中线左侧端点距离为510之间,这个可以自己尝试,大概位置即可,添加45角度标注,可以编辑位置
替换面,平面替换为圆弧面,添加偏置距离
阵列面,特征面形式阵列4360
距离
面积
体积


请下载清晰图片
image001.rar (510.08 KB, 下载次数: 732)




NX10 入门图文教程总帖链接,那里有更多的基础知识和实例的图文讲解哦!注重基础,渗透经验,全部为本人多年的建模经验总结,去粗存精,注重软件操作通用性,想学习NX的童鞋们,抓紧点击下面的链接,顺祝大家学习愉快!

http://www.ugsnx.com/thread-52116-1-1.html

(出处: UG爱好者)


作者: 荒謬    时间: 2016-1-26 16:39
感谢版主分享
作者: 荒謬    时间: 2016-1-26 18:52
版主作图真细致
作者: zxz9456    时间: 2016-1-26 20:29
乍一看挺简单的,实际做起来还真需要注意不少地方,感谢楼主分享。
作者: sun598*    时间: 2016-2-5 09:55
中间部分以单独实体再抽壳,太别具一格了,左边的孔我想了很久用别的法也不好实现!
作者: ugloveug    时间: 2016-3-27 13:53
感谢版主分享
作者: ugloveug    时间: 2016-3-27 13:56
版主作图真细致
作者: Kchen2016    时间: 2016-4-18 14:19
感觉楼主的实例越来越难了,不看你的过程做不出来了。谢谢楼主,抽壳!
作者: weiyannf*    时间: 2016-4-26 16:44


作者: a66581389    时间: 2016-6-29 22:58
好好学习~  天天向上~  谢谢分享
作者: half12    时间: 2016-8-29 14:54
就第一个值对,剩下两个误差都挺大。。。。
作者: James01*    时间: 2016-8-30 11:32
感谢楼主分享,入门的好教材
作者: 351073349    时间: 2016-9-2 15:40

感谢版主分享
作者: yunzhongmaibu    时间: 2017-5-30 19:56
旋转180比镜像多了个移动距离
作者: yunzhongmaibu    时间: 2017-5-30 19:56
旋转180比镜像多了个移动距离
作者: lsj354917292    时间: 2017-5-31 10:38
感谢版主分享
作者: 摩拜    时间: 2017-9-23 10:15
你们是怎样看到ABC 参数的  我一个也看不清
作者: lauyeapen*    时间: 2017-10-24 20:13
好不容易画出来,结果体积还不对,不知道哪里出问题了
作者: UG20152015    时间: 2017-10-26 09:44
向楼主学习
作者: cx1188cxcxcx    时间: 2017-12-13 12:22
真不错我喜欢
作者: 墨玉竹~问心    时间: 2017-12-17 17:00
谢谢楼主练习一下
作者: wking5888    时间: 2018-10-23 08:14
感谢楼主分享
作者: wking5888    时间: 2018-10-27 08:46
感谢楼主分享
作者: wking5888    时间: 2018-10-28 08:15
感谢楼主分享
作者: wking5888    时间: 2018-10-29 11:30
感谢楼主分享
作者: wking5888    时间: 2018-10-30 08:12
感谢楼主分享
作者: 胡乱混混    时间: 2018-12-1 09:14
看到这图 我首先想到的居然是怂了
作者: sister_wu    时间: 2019-9-7 16:12
老师的思路真是好,谢谢!
作者: dasdadssdad    时间: 2019-9-9 09:18
楼主教程很细致,感谢楼主分享
作者: jsw1234aaa    时间: 2020-3-17 09:53
谢谢大神分享
作者: chdam    时间: 2020-3-19 11:54
版主作图真细致
作者: john.zhuang    时间: 2023-4-26 11:16
萌新前来报到
作者: 夷则未央    时间: 2023-10-30 13:32
感谢楼主分享教学,一起学习进步,受益匪浅!
作者: zhaobei    时间: 2024-5-14 13:35
F+6孔径怎么出来的啊
作者: zhaobei    时间: 2024-5-14 15:37
完成完成




欢迎光临 UG爱好者 (https://www.ugsnx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