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布线和缆 1.2 的步骤分析
1. 1. 通过以下操作指定 M1 连接器:o 在功能区中选择“缆”(Cabling) 选项卡。o 在“逻辑数据”(Logical Data) 组中,从“自动指定”(Auto Designate) 下拉菜单中选择“指定”(Designate)。o 选择 M1 连接器。o 单击“接受”(Accept) 接受默认参数。o 在菜单管理器中单击“入口端”(Entry Ports)。o 选择 ENTRY 坐标系,然后单击“确定”(OK)。o 键入 2 作为内部长度,然后按 ENTER 键。o 在“菜单管理器”(Menu Manager) 中,单击“平整”(Flat) > “完成”(Done) > “完成”(Done)。图 162. 2. 通过以下操作指定左侧的 C1 连接器:o 在“逻辑数据”(Logical Data) 组中,从“自动指定”(Auto Designate) 下拉菜单中选择“指定”(Designate)。o 略微旋转一下模型,然后放大左侧的 C1 连接器。o 选择左侧的 C1 连接器。o 单击“接受”(Accept) 接受默认参数。o 在菜单管理器中单击“入口端”(Entry Ports)。o 按住 CTRL 键并选择 ENTRY_1 和 ENTRY_2 坐标系,然后单击“确定”(OK)。o 键入 2 作为内部长度,然后按 ENTER 键。o 在“菜单管理器”(Menu Manager) 中单击“倒圆角”(ROUND) > “完成”(Done) > “完成”(Done)。图 173. 3. 在“图形中”工具栏中单击“已命名视图”(Named Views) 并选择“标准方向”(Standard Orientation)。4. 4. 通过以下操作指定左侧的 L1 连接器:o 在“逻辑数据”(Logical Data) 组中,从“自动指定”(Auto Designate) 下拉菜单中选择“指定”(Designate)。o 略微旋转一下模型,然后放大左侧的 L1 连接器。o 选择左侧的 L1 连接器。o 单击“接受”(Accept) 接受默认参数。o 在菜单管理器中单击“入口端”(Entry Ports)。o 按住 CTRL 键并选择 ENTRY_1 和 ENTRY_2 坐标系,然后单击“确定”(OK)。o 键入 2 作为内部长度,然后按 ENTER 键。o 在“菜单管理器”(Menu Manager) 中单击“倒圆角”(ROUND) > “完成”(Done) > “完成”(Done)。图 185. 5. 定向为“标准方向”(Standard Orientation)。6. 6. 在功能区中,从“元件”(Components) 组中单击“缆参数”(Cabling Parameters) 。7. 7. 按住 CTRL 键选择指定的 C1、L1 和 M1 连接器。o 单击“确定”(OK)。图 198. 8. 通过以下操作定义各个连接器的参考说明:o 在“电气参数”(Electrical Parameters) 对话框的 REF_DES 列中,将 C1、L1 和 M1 连接器的说明分别改为 C-01、L-01 和 M-01。o 单击“应用”(Apply),然后单击“确定”(OK)。
图 209. 9. 禁用“坐标系显示”(Csys Display) 。10. 10. 单击“图形中”(In Graphics) 工具栏中的“位号标签”(Ref Designator Labels) 。图 2111. 11. 通过以下操作读取新线轴:o 在“逻辑数据”(Logical Data) 组中单击“线轴”(Spools) 。o 在菜单管理器中单击“读取”(Read)。o 在“打开”(Open) 对话框中,单击“工作目录”(Working Directory) 。o 按住 CTRL 键选择 14_BLK_SXL.SPL、14_RED_SXL.SPL、16_BLU_SXL.SPL 和 16_GRY_SXL.SPL。o 单击“打开”(Open)。图 2212. 12. 在菜单管理器中单击“编辑”(Edit)。13. 13. 选择 14_RED_SXL 并单击“确定”(OK)。o 查看列中的值。o 可注意到 COLOR 值与外观文件中的颜色名称相符。o 单击“取消”(Cancel)。
图 2314. 14. 单击“完成/返回”(Done/Return)。15. 15. 定向为 TOP 视图方向。16. 16. 启用“坐标系显示”(Csys Display) 。17. 17. 选择 PRT_CSYS_DEF 线束坐标系,然后单击右键并选择“隐藏”(Hide)。 图 2418. 18. 通过以下操作创建四根新电线并分配线轴:o 在“布线”(Route) 组中单击“布线缆”(Route Cables)。o 在“布线缆”(Route Cables) 对话框中,单击“新建线”(New Wire) 四次。o 设置电线 W-1 的线轴为 14_RED_SXL。o 设置电线 W-2 的线轴为 14_BLK_SXL。o 设置电线 W-3 的线轴为 16_BLU_SXL。o 设置电线 W-4 的线轴为 16_GRY_SXL。图 2519. 19. 通过以下操作指定 W-1 电线的布线参考:o 选择 W-1,然后在“自”(From) 参考收集器中单击将其激活。o 在 M-01 连接器上选择 ENTRY 坐标系。o 选择 C-01 连接器上的 ENTRY_1 坐标系作为“至”(To) 参考。图 2620. 20. 通过以下操作指定 W-2 电线的布线参考:o 选择 W-2,然后在“自”(From) 参考收集器中单击将其激活。o 在 M-01 连接器上选择 ENTRY 坐标系。o 选择 C-01 连接器上的 ENTRY_2 坐标系作为“至”(To) 参考。图 2721. 21. 通过以下操作指定 W-3 和 W-4 电线的布线参考:o 选择 W-3,然后按住 CTRL 键并选择 W-4。o 右键单击模型并选择“自”(From)。o 在 M-01 连接器上选择 ENTRY 坐标系。o 选择 L-01 连接器上的 ENTRY_1 坐标系作为“至”(To) 参考。图 2822. 22. 通过以下操作完成布线:o 在“布线缆”(Route Cables) 对话框中,确保“布线类型”(Route Type) 被指定为“简单布线”(Simple Route)。o 单击“确定”(OK)。23.23.禁用“坐标系显示”(Csys Display)。图 2924.24. 单击“图形中”(In Graphics) 工具栏中的“粗缆”(Thick Cables)。25.25. 稍微旋转一下模型以查看电线。26.26. 可注意到 W-1 和 W-2 (红色和黑色电线) 与筋产生干涉。图 3027. 27. 可注意到 W-3 和 W-4 (蓝色和灰色线) 具有相同的目标,而这并不是希望的结果。图 3128. 28. 启用“坐标系显示”(Csys Display)。29. 29. 定向为 TOP 视图方向。30. 30. 在功能区中,从“布线”(Route) 组中单击“布线缆”(Route Cables)。31. 31. 通过以下操作编辑 W-4 电线的布线:o 在模型中,按住 CTRL 键并选择 W-3 (蓝色) 和 W-4 (灰色) 线。o 在对话框中只选择 W-4,并选择 L-01 连接器上的 ENTRY_2 坐标系作为“至”(To) 参考。o 单击“确定”(OK)。32. 32. 禁用“坐标系显示”(Csys Display) 。图 3233. 33. 单击“图形中”(In Graphics) 工具栏中的“中心线”(Center Line) 。34. 34. 通过以下操作编辑红色电线的布线:o 在图形窗口中选择 W-1 (红色线)。o 右键单击并选择“插入位置”(Insert locations)。o 从 M-01 连接器正下方开始,选择如图所示的位置:§ 平面上的两个位置。§ 厚筋上的三个位置:一个在右侧的倒圆角上、一个在平整曲面上,还有一个在左侧的倒圆角上。§ 筋周围的其他五个位置,它们也位于平面上。o 在“位置”操控板中,单击“完成特征”(Complete Feature)。图 3335. 35. 通过以下操作编辑黑色电线的布线:o 在图形窗口中选择 W-2 (黑色线)。o 右键单击并选择“重新布线”(Reroute)。o 选择 W-1 (红色电线) 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插入位置。o 在“重新布线缆”(Reroute cables) 操控板中,单击“完成特征”(Complete Feature)。图 3436. 36. 单击“粗缆”(Thick Cables)。37. 37. 稍微旋转一下模型以查看电线。38. 38. 可注意到 W-1 和 W-2 (红色和黑色电线) 不再与筋产生干涉。39. 39. 要注意到现在 W-3 和 W-4 (蓝色和灰色线) 具有正确的目标。图 35o 现在将使用示意性布线对充电站另一半的电线进行布线。40. 40. 查看完成的 Creo Schematics 布线图。此示意性布线图已在 Creo Schematics 中创建完毕。41. 41. 示意性信息已从 Creo Schematics 导出到 XML 文件中。图 3642. 42. 如有必要,可启用“粗缆”(Thick Cables) 并禁用“坐标系显示”(Csys Display) 。43. 43. 通过执行以下操作导入 XML 示意性信息:o 在功能区中,从“逻辑数据”(Logical Data) 组中单击“导入”(Import) 。o 在“菜单管理器”中,单击“RS 设计者”(RS Designer) > “整个 XML”(Whole XML)。o 在“文件打开”(File Open) 对话框中,双击 CHARGER.XML。o 可注意到状态栏提示已成功读取 XML 文件。44. 44. 通过执行以下操作自动指定连接器:o 在“逻辑数据”(Logical Data) 组中单击“自动指定”(Auto Designate)。o 观察两个新连接器的“自动匹配”状态。这些是基于其元件名称来定位的。o 单击“应用”(Apply),然后单击“关闭”(Close)。45. 45. 如有必要,可通过缩小显示比例来查看附加的位号标签。
图 3746. 46. 在“逻辑数据”(Logical Data) 组中单击“更新”(Update)。47. 47. 在“菜单管理器”中单击“全选”(Select All) > “完成选择”(Done Sel)。48. 48. 在“逻辑数据”(Logical Data) 组中单击“比较”(Compare)。49. 49. 在“菜单管理器”中选中“按字母顺序”(Alphabetical) 复选框。o 单击“执行”(Execute)。50. 50. 请注意“缺少”(missing) 与“是”(YES) 的结果。51. 51. 另外还要注意“装配布缆”列与 XML 参考数据列。图 3852. 52. 单击“关闭”(Close)。53. 53. 通过执行以下操作创建 W-5 和 W-6 电线:o 单击“布线缆”(Route Cables)。o 可注意到在模型树中有四个定义的线轴。o 在“布线缆”(Route cables) 对话框中,单击“查找”(Find)。o 在“查找缆”(Find Cables) 对话框中,单击线 w-5 拖动并同样选择线 w-6。o 单击“添加”(Add) file:///C:/Users/ADMINI~1/AppData/Local/Temp/msohtmlclip1/01/clip_image027.gif,然后单击“确定”(OK)。o 可注意到模型树中现在有六个线轴。这些线轴是使用示意性数据自动创建的。o 可注意到已经定义了“自”(From) 和“至”(To) 参考收集器。o 单击“应用”(Apply)。图 3954. 54. 通过执行以下操作创建 W-7 电线:o 单击“查找”(Find)。o 在“查找缆”(Find Cables) 对话框中,选择 w-7。o 单击“添加”(Add) file:///C:/Users/ADMINI~1/AppData/Local/Temp/msohtmlclip1/01/clip_image027.gif,然后单击“确定”(OK)。o 在“布线缆”(Route cables) 对话框中,单击“确定”(OK)。图 4055. 55. 定向为 TOP 视图方向。56. 56. 通过执行以下操作编辑 W-7 (褐色电线) 的布线:o 选择 W-7 (褐色线)。o 右键单击并选择“插入位置”(Insert locations)。o 从 M-01 连接器正下方开始,选择如图所示的位置:§ 平整曲面上的两个位置。§ 厚筋上的三个位置:一个在左侧的倒圆角上、一个在平整曲面上,还有一个在右侧的倒圆角上。§ 筋周围的其他五个位置,它们也位于平面上。o 在“位置”操控板中,单击“完成特征”(Complete Feature)。图 4157. 57. 通过执行以下操作创建 W-8 电线:o 单击“布线缆”(Route Cables) 。o 单击“查找”(Find)。o 选择 W-8 并单击“添加”(Add) file:///C:/Users/ADMINI~1/AppData/Local/Temp/msohtmlclip1/01/clip_image027.gif,然后单击“确定”(OK)。o 将“布线类型”(Route Type) 改为“沿缆”(Follow Cable)。o 选择 W-7 (褐色线)。o 单击“中心线”(Center Line)。o 选择 W-7 (褐色电线) 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插入位置。o 单击“确定”(OK)。图 42o 请注意用于自动进行线轴创建、指定元件以及预先设置线的“自”和“至”参考的示意性数据的使用。58. 58. 在“逻辑数据”(Logical Data) 组中,单击“更新”(Update)。59. 59. 在“逻辑数据”(Logical Data) 组中,单击“比较”(Compare)。60. 60. 单击“执行”(Execute)。61. 61. 可注意到现在所有电线均已匹配。图 4362. 62. 单击“关闭”(Close)。63. 63. 单击菜单管理器中的“退出”(Quit)。64. 64. 启用“粗缆”(Thick Cables)。图 4465. 65. 观察到此时布线已完成。
谢谢楼主无私的奉献哦
很好很强大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