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微信扫码登录

搜索
查看: 1522|回复: 2

[原创] “实用液压测试技术”出版了!张海平教授又一力作

[复制链接]

31

主题

30

回帖

93

积分

上等兵

积分
93
发表于 2015-11-26 22:39:3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宋志才 于 2015-11-26 22:39 编辑

  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”,体现在液压技术领域中,可以说,测试是评判液压元件和系统性能的最终依据。测试也是液压技术最重要的研发手段,是改进液 压元件和系统性能的开始和终结。要创新,离不开测试。
液压测试技术不仅对液压元件检验工程师、液压系统维护人员很重要,也是液压元件和系统的设计及制造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。此书为这些朋友而写:
-他们已经在从事或准备从事液压技术工作,但还未意识到测试的重要性;
-他们想进行液压测试但还苦于入门无路;
-他们已做过液压测试但希望做得更好。
液压测试中最关键的是测试前的准备工作。准备是测试成功的保证。准备决定了收获的大小。没有准备,就没有收获。准备得越充分,收获就越多。所以,准备测试的能力是衡量液压工程师水平的基本标尺之一,如何准备测试也就成为此书的重点。
液压元件的多样性导致了准备测试的复杂性。准备测试需要多方面综合性的知识和能力。测试的准备工作包含了规划测试方案、制定试验大纲和试验计划,其中最核心的是分析。分析被测件的结构和特性,分析相关的测试标准,分析可能得到的测试结果。通过分析,把任务细化、具体化。针对性强了,就容易找到完成任务的恰当途径。
此书没有介绍多少理论,而是谈论了很多理念。从液压教材中已介绍过的基础知识出发,由浅入深,由简入繁,逐步深入,适合于机械类专业从业人员,特别是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的液压系统设计师、液压元件的制造、检验、维修人员,以及大学、高职液压专业教师等参考使用,也可以作为在校机械类研究生流体动力控制的专业课程补充读物,以及在职液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。
全书共9章。
1章“测试是液压的灵魂”阐述了液压测试的作用,为什么测绘仿造应该继以测试改进,为什么仿真应该以测试为基础。
2章“液压测试基础知识”介绍了液压测试的类型、液压测试的过程、液压测试的工况、液压测试的设备,概述了液压元件的测试标准、进行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的注意事项。
3章“液压测量仪器的概况与选用”概述了测量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,压力、流量、温度等液压技术中常见物理量的测量,特别介绍了一种便携型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——液压万用表。
4章以节流阀、换向阀、二通流量阀、溢流阀等的压差-流量特性为例概述了如何准备液压阀稳态特性的测试,还介绍了电调制换向节流阀节流特性和电比例溢流阀压力-输入信号的测试。
5章举例说明了液压泵、马达、液压缸稳态特性的测试,特别以几个国际、国家及行业液压测试标准中的错误与欠缺之处为例,指出了对待标准的正确态度应是:尊重但不墨守。
6章以溢流阀、二通流量阀、电磁换向阀、电调制换向节流阀、恒压变量泵等元件为例介绍了如何准备液压元件瞬态特性的测试。
7章“液压元件耐久性的测试”是此书的重点之一,因为耐久性是很多国产液压元件的弱项。该章对耐久性试验的目的、失效、金属部件的疲劳破坏、强化试验等进行了分析介绍,以压簧、开关型盖板式插装阀、直动式溢流阀、开关型电磁铁、液压缸等为例介绍了如何进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。
8章介绍了液压系统测试的目的和测试技巧,并举例几个实例。
9章给出了几个简单的液压回路供读者自己动手练习测试。
此书的附赠资源中有非常实用的表格软件液压估算2015,还有各章的插图,可以便利读者阅读,也可供企业技术培训、大学教师教学选用。
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教授在获奖演说中用汉语说:
“‘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’这种落后的思想,对在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的害处,由于这种思想,很多在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倾向于理论的研究,而避免实验工作。事实上,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,特别是物理学,是从实验产生的。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,能够唤起在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,而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。
“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础,理论如果没有实验的证明,是没有意义的。当实验推翻了理论后,才可能创建新的理论,但理论不可能推翻实验。”
实验对科学尚且如此重要,对需要面向实际有市场效益的液压技术的发展,其作用更是不能忽视了。


实用液压测试技术.jpg

1

主题

27

回帖

0

积分

列兵

积分
0
发表于 2015-11-27 12:27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很不错。谢谢分享

31

主题

30

回帖

93

积分

上等兵

积分
9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11-27 22:19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whhmini 发表于 2015-11-27 12:27
很不错。谢谢分享

呵呵,不客气。张教授著的书相当的实用。以后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交流啊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咨询QQ:1359218528|发帖须知!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UG爱好者论坛 ( 京ICP备10217105号-2 )

GMT+8, 2025-5-15 22:15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